前言

时间过得真是快呀,转眼本科就要毕业了,切身体会到了白驹过隙的感觉:人生天地之间,若白驹之过隙,忽然而已。最近刚把博客搭得有点模样,趁着热情还在,写篇博文回顾我的大学四年。

一回想这四年,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千头万绪,但总也厘不清,文章写的还是太少了,以后一定要多写点文章、多反思自己。

入学前

高考一战失利,选择复读。高复是个很纯粹的地方,大家心无旁念,每天就是学习,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。复读成绩 385 分,卡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:正好够到中上 211,但当时铁了心想学计算机,又怕进不了计算机专业。

在犹豫是选个好学校(苏州大学)还是去南邮读计算机时,我妈注意到了杭电。不得不说,杭电真的很会做宣传工作,当了解到杭电计算机评 B+ 和耀眼的 ACM 成绩,我第二天就确定要去杭电读计算机。

从这件事能看出,对于一些至关重要的人生抉择,一旦有了说服自己的理由,我其实不会再去收集信息、考虑其它方案,有一个可行解就足够了。这和我后来确定考研目标院校和临时直博的决策模式是一致的。为什么呢?我倾向于认为我是一个实干派,我更喜欢着手去做而非一直在制定目标和计划。

入学前给自己定的计划是:ACM 拿牌子、毕业进大厂。填志愿前就了解到,杭电就业不错,但保研率太低,建议直接就业。笑死,现在看这两个目标都没达成。没达成一方面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动性,另一方面,眼界太小了,不知道大学中还有很多性价比更高的项目和竞赛。

大一:利见大人

大一入学,一边在学算法想要加入 ACM 队,一边准备三个社团面试。虽然没能在 ACM 队中留下来,但大半年的刷题显著提升了我的编码能力,熟练掌握的算法也远超过培养计划的要求。

另一边,加入了院学生会,遇到了本科期间的两位贵人之一:韩某。她是我大一进入学生会时的部门负责人,刚进入大学,她提供了很多在大学怎么“卷”的经验:怎么选课、怎么卷绩点、怎么卷奖学金。初入大学,在《金榜题名之后》我可以被归类于直觉依赖型,即缺少宏观规划,继承了来自高中好好学习的习惯,只知道好好上课和学习。不过尽管如此,并不意味着好好学习就一定可以卷好绩点,不同老师之间给分差异很大;奖学金的评定也是如此,奖学金根据综评来,而综评的评价指标远不止绩点。这些经验都来自上一届的学长学姐,尽快获取这些经验,才能赶快适应大学生活,以正确的姿势开始走上卷绩点的路。

韩部长还帮我与另外一位贵人牵上了线:我的创新实践导师,李平。我大学四年取得的所有成果,除了数学建模,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。即便是数模,队友也是在他的实验室找到的。这是当时申请加入他的创新实践课程的邮件,总结了大一上的履历:

李老师,您好。

<个人信息>。在阅读相关介绍后,对您机器学习相关方向较感兴趣,希望能够成为您小组的学员。

以下为我的个人介绍和相关经历:

大一上绩点为 4.4247。GPA 排名为 35/395,获得二等奖学金。

英语能力优秀,在大一上学期以 580 分通过 CET-4,大一上英语精读课程满绩,高考英语成绩为 104/120。

数学能力较为优秀。大一上学期,高等数学、线性代数的期中、期末卷面成绩均不低于 90 分。

编程能力扎实。自大一加入校 ACM 集训队,每天坚持写代码,目前总行数超过 2w3 且掌握了一些常用算法。

具备时间管理能力。大一上学期除去课内学习之外,还有院学生会的日常工作、ACM 集训队的训练和准备一些其它竞赛的任务。这些事情很好地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
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。高考后的暑假和大一的第一个月,自学 C 语言和算法,成功通过 ACM 新生选拔赛并进入集训队。大一寒假,通过 5 天时间学习数学建模,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,几乎独自完成解决方案的提出、实现和论文的写作,并获得 H 奖。

我衷心希望能够加入您的小组,不知是否符合您的要求?

祝您生活愉快!

创新实践第一节见面课,李老师在课上给我们介绍接下来两年的计划:新苗、大创、挑战杯、计设、服务外包等等,有条不紊。我当时就觉得:这个老师跟对了!

大一这一年,我白天很少待在宿舍。学生会 + ACM + 满课基本上填满了我的时间,当然天道还是酬勤的,换来了代码能力和学生会的社交圈子。

大二:终日乾乾

大二是我最意气风发的一年,大多数成果都是在这一年产出的:新苗、数模、省奖、服务外包、学生会部长。

大二是真的忙呀,课表几乎满课,学生会部门的事务,还参加了数个竞赛。现在我已经回忆不起来当时的想法,但我应该没觉得喘不过气,毕竟这些都是我喜欢的活,并且每一件事的结果甚至都挺好。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潜力是无限的,但我真的需要一个客观条件来 push 我。我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,尤其是计算机,在钻研的过程中我可以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,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直接吸引我去做,我还是更容易被一些其它简单的快乐引导。

大二这一年,基本上都是在和两位朋友一起共事。

一位是世另我(他的博客:Albresky’s Blog),来自同一个地区、同一所高中,在一次选修课上组队到一起才发现是老乡,更神奇的是两个人都有点极客风,小时候喜欢刷机、喜欢折腾,都对计算机充满了兴趣。大一下认识后迅速成为了好友,也撺掇他一起报了创新实践。后来我又跳到他的小组,一起做了三年项目和比赛。两个人真是太像了,互相都能迅速理解对方的意思并且预判对方的想法。

另一位是常年霸榜 GPA 第一的一位女生,是在创新实践课上认识的。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用来形容她再合适不过了,四年如一日地卷,没有懈怠。后面也跟她一起共事,也一起组队(还有另外一位室友)打了数模,发现她的聪明来自她的细心和踏实,她负责的事情总是面面俱到,能考虑到许多细节问题。这值得我和世另我学习,我们的聪明相比她更像是一种小聪明,或者说是机灵。她的眼界也比我俩更开阔一点。

和他俩共事真的很舒服,一位能迅速了解你的想法并跟你一起付诸实践,另外一位可以给你俩殿后,耐着性子一点点审查出你们想法的漏洞。笑死,有这样的团队我只怕导师不够 push。

大三:亢龙有悔

一旦失去了来自外部的 push,我就很容易产生惰性。大三上的半年即是如此,离开了学生会、大部分竞赛和项目都落下帷幕,再加上大三上几乎没课,让我空出了大量自由时间。如果理智一点,这段时间应该去实习或者学习一些技术,但让当时我的自主决定(甚至根本没有“决定”这个过程),那就是在宿舍玩王者。

到了大三下,没有实习、没学工程技术,手上有一些竞赛和项目,便自然而然走上了考研的道路。确定目标院校的过程和确定高考志愿的过程如出一辙:在知乎上看到了科软的帖子,很快就定下我要考科软。这次他吸引我的 30+ 的平均年薪 + 无导师的两年实习 +985 的 titile(当时还不了解 C9 华五),完美契合了本科入学前想进大厂的夙愿。

对于考研的回忆放到大四再说。从结果来看大三虚度的半年无伤大雅,选择科软亦是一个正确决定,大家都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但我觉得,幸运女神不会永远站在我这边,将命运交给运气太不安了,尤其是这件事原本可以掌握在你自己手里。仓促做出重大决定的这个习惯需要改掉,对于重大决定需要多多多收集信息。

大四:或跃在渊

大四最重要的一件事:我中了,顺利上岸中科大!上岸的喜悦难以言表,查到分的那一刻甚至激动地喊了出来,对于情绪很少形于色的我来说确实激动到了极点。

不过,备考时期的我会觉得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:我一直认为我的高考被江苏的 08 方案桎楛住了,考研考得四门都是我喜欢、我擅长的科目,我不上岸谁上岸?

备考过程倒是并不枯燥,我还挺享受的,毕竟回到了熟悉的学习 - 刷题 - 做卷子的模式。

考完我很害怕失败,我担心被评价为自大:有一种不祥的预感,我又一次败在了我的数学手上。实际上我也不是那么擅长数学。现在看来这是不必要的,即便是估分的下界也能进入复试。

查到的成绩比我估分的上限还高,这说明了另一个问题:我倾向于放大事件中的不确定因素,并倾向于认为这些不利的随机因素总是会发生的,我必须考虑最坏情况。这里我不觉得自己估分偏低是出于谦虚或者不自信,估分过程中能拿分的我都毫不犹豫给分,估分偏低是由于很多答案忘记而产生的不确定因素。事实上我现在也不觉得自己是个谦虚的人。

上岸后学习技术、想进大厂的欲望无比强烈,每天都来图书馆,一坐一整天,高效学习。最近在搭博客、写文章、学技术、做 Labs,非常充实。一方面,刚上岸之后激情还在;另一方面,查分之前突击学习了一周 Java 开发,真正接触到工程开发之后,这么趁手的工具满足了我对项目开发的一切幻想,成功激起了我学习的兴趣。

另外,大四上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:我差点本校直博了。辅导员发通知的第二天,我决定直博;直博答辩的当天,一位导师联系了我;第二天确定他为博导;当天被学长劝退,辗转反侧;第三天和 GPA 第一个那个朋友交流,更加动摇;第四天和李平交流,放弃直博。

决定直博的过程又反应出我在做出人生关键决定时的仓促和草率,但这次我终于开始收集信息,怀疑这个决定的正确性,也要感谢那位劝退我的学长,他带着我找遍了实验室的其他人交流,让我产生了动摇的想法。

总结

一路走来,很不容易。回顾了这四年,在即将盖棺定论的时刻,我也可以毫不心虚地说:我充实地度过了我的大学四年,这四年我没有荒废。